close

習慣了一個人的旅行,也喜歡上了旅途中走走停停的自在.........

戇鳥煎日頭--201611屏東沿山部落逍遙遊--之4,<萬金-吾拉魯滋>

201611_208.jpg
↑萬巒鄉佳佐國小,佳佐村是平埔族的聚落,學校校舍建築也仿效平埔族的住屋,頂樓高處有著望樓的設計。望樓功能跟瞭望台相同,是部落防禦外人入侵的高塔式建築。

201611_206.jpg
↑萬巒鄉中興國小,門口有幾棵大王椰子樹,記錄著莫蘭蒂颱風過境時的慘狀。

201611_205.jpg  201611_207.jpg
↑龍眼樹下養蜂取蜜,正港的龍眼蜜。近年來蜂蜜價格步步高升,一來世界性的蜜蜂消失事件,二來接連幾個強颱侵襲,不但環境遭嚴重破壞,而且蜜蜂死的死亡的亡。雖處偏遠鄉下,仍然擁有跟都市人一樣的小確幸,有間可喝下午茶的店家,可貴的是提供店家自產自銷的營養新鮮羊奶。

201611_209.jpg
↑這裡的農作比較特殊,園內細高檳榔樹下種植的是可可樹,所結果實是製造巧可力的原料。世界主要的可可產地因病蟲害因素,導致產量劇減,國際可可豆價格年年飆漲,台灣環境也是和可可樹生長,所以栽種面積已逐年擴大。

201611_210.jpg
↑萬金社區,萬金地名由來,因當地土壤極佳,每年五穀豐收,推積滿家戶前的稻埕,遠見如萬頃金山,因而取名為萬金。萬金村前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後為蒼翠大武山山麓,四季景緻宜人。居民約有三千人,絕大多數是天主教徒,這是在台灣非常少見的現象。這裡最有名的就是「萬金聖誕季」,每年12月的晚上,社區內燈光熠熠,一個個具有聖誕意象的藝術燈飾掛滿了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門前擺著馬槽裝置藝術,整整一個月瀰漫著濃濃的耶誕氣息,所以12月是萬金村最忙碌的時期。

201611_211.jpg
↑蒼蒼大武山下的潔白聖母殿。最早的教堂是土角厝形式,後因台南大地震受損。而最大災難則是於1866年暴民縱火焚燒而全毀。1869年10月由良方濟神父在今日的位置購地,開始興建新堂。新的聖堂仿西班牙堡壘式建築構造,寬四十五尺、長一百十六尺、壁高二十五尺、牆厚三尺,不用鋼筋而以碎石、石灰、黑糖、蜂蜜、木棉及火磚等物混合代之,堅硬無比。興建的材料購自中國福州,在福州釘木筏裝載,隨海流漂至東港,再由牛車拖到萬金。建築工程費時一年,於1870年12月8日進行開堂典禮。教堂主體於1960年和1982年進行了兩次大整建,建材則選用了現代化的鋼筋水泥。

201611_212.jpg
↑萬金聖母聖殿自成立以來,每年12月的第二個週日都會舉行聖母遶境出巡的活動,聖母像坐在重達300公斤木造神轎中,遶境赤山村、萬金村等地。

201611_213.jpg
↑聖堂正面為雙角塔設計,塔上女兒牆為優雅的壁柱式柵欄,右側角塔上另懸有大鐘,此大鐘是產自西班牙海運來台。

201611_214.jpg
↑山牆上的「奉旨」以及門楣上的「天主堂」勒石,是沈葆楨請命支持傳教,並由同治皇帝頒佈的。1984,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將萬金天主堂敕封為『聖殿』,成為台灣第一座聖殿,所謂聖殿乃是天主教會中的一級教堂。

201611_215.jpg
↑堂內莊嚴肅穆,參觀者當慢行輕聲細語,可坐下來靜靜欣賞與休息,並領受神的祝福。

201611_217.jpg
↑前方環形殿,設有壁龕,牆面有四個尖拱窗,窗內嵌有聖者畫像的彩繪玻璃。

201611_221.jpg
敬拜區的空間是由圓柱分隔出中殿側廊二個部份,中殿的寬度約略為側廊之兩倍。

201611_220.jpg
↑聖殿兩側開有大型長窗,上方則是拱形木窗,採光通風自然而舒適,神的恩典如日光,灑落在信徒身上。

201611_218.jpg
「我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靠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6:35。

201611_216.jpg
↑腓力比書4:6~7,「應當一無罣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開放式的禱告室哩,這位虔誠的信徒謙卑的來到神面前,正藉著禱告將內心所要的告訴神。

201611_219.jpg
↑艱苦擔重擔的人,有神的賜福與保守,必然如窗外的景象一般,充滿活力與希望。

201611_222.jpg
↑社區內造型特殊的小7便利商店,外型設計類似聖母殿,尖拱型窗戶和屋頂。

201611_224.jpg

201611_223.jpg  201611_225.jpg

201611_226.jpg
↑萬金村是平埔族的聚落,地理位置接近平地,漢化較早,也有著跟和人一樣的堂號門聯。特別的是,全村幾乎都是姓潘,所以堂號幾乎都是一樣。只有少數別姓,就是外地遷居過來的。由於村民大多是天主教徒,所以門聯文字內容也跟一般漢人不大相同。

201611_227.jpg
↑住家二樓圍欄邊設置有聖母像。萬金社區約80%的居民是天主教徒,因此,除了萬金聖母聖殿外,聖誕節的故事內涵也融入社區中,住家牆壁、路旁圍牆、鐵門也彩繪製多幅壁畫,並命名為「牧羊小徑」。

201611_228.jpg
↑車庫鐵捲門上的耶穌和聖母彩繪。

201611_229.jpg
↑圍牆上的星星,耶穌誕生的時候,有一顆耀眼的星星出現在天空,東方有三個博士,就依著這顆星星的指引來到伯利恆,向睡在馬槽裡的耶穌鞠躬頂禮膜拜。

201611_230.jpg
↑耶穌睡在馬槽裡。當時羅馬帝國正在舉行全國人口大普查,所有人民必須在期限內回老家辦理,瑪麗亞的產期已將屆,也隨丈夫回家鄉,但旅館已客滿,所以情商住進馬廄。當夜,瑪麗亞臨盆生產,耶穌因此誕生,就睡在馬槽裡。

201611_231.jpg
↑三位博士向耶穌頂禮膜拜。

201611_232.jpg
農村再造計畫馬賽克拼貼牆,天使將耶穌誕生的消息告知給牧羊人,再由牧羊人傳達給世人知曉,因此取名牧羊小徑。

201611_233.jpg  201611_234.jpg
↑聖誕季期間整條街會點亮著聖誕色彩的夜間燈光,「主賜平安」是住家門口最常見到的一句祝福語,願神賜福予住在這裡和來這裡的所有人們。

201611_235.jpg
↑迷你溫馨小市街

201611_236.jpg  201611_237.jpg
↑古樸住家建築,紅瓦綠樹襯著遠山,悠閒自足的住家。因應農事的需要,住家前通常設有大大的稻埕,農忙時可停農機和曝曬農作物,平時可曬衣服,也是小孩遊戲,晚上大人乘涼聊天的地方。

201611_238.jpg
↑吾拉魯滋部落,即遷村前的泰武部落。部落入口典型豪邁的大石板部落名稱,坐落在社區入口的圓環,周邊襯飾著排灣族的代表性的圖騰,太陽、百步蛇、陶壺和琉璃珠。

201611_239.jpg
↑1999年八八風災之後,因為舊部落所在位置被判斷有地層滑動之虞,而列為「安全堪虞」區域。政府和部落居民經過漫長的溝通與協商,最後以「遷村」方式,遷徙到新赤農場永久屋基地。新部落在山林環抱之下,離原鄉不遠,一旁的萬金營區林蔭廊道全國知名,與部落產業再造相輔相成。

↑為了展現原民風味,這家人特別為住屋搭配木柱、木雕刻和石板座椅。

201611_246.jpg
↑大頭目阿拉依樣的新家。門口布置與眾不同,多了大石板名稱和美麗的陶壺,其中豎立的大石板唯有頭目家屋才有。

201611_241.jpg
↑文物館,由原民會和紅十字會資助興建,做為展示歷代相傳的文物之用。建築形式和格局是仿照阿拉依樣頭目在原部落的家屋,由於堆石板和木雕刻技術性很高,部落中的年輕人已經很少人能以勝任,所以是請部落之外的專家施做的。看來,泰武部落對於文化傳承工作當更進一步強化。

201611_240.jpg
↑部落咖啡,因為泰武咖啡已經打出名號,新部落也變成了遊客們喝咖啡的好去處。

201611_243.jpg
↑基督教長老會

201611_244.jpg  201611_245.jpg
↑天主教天主堂

201611_242.jpg
居民住屋採單斜面屋頂和仿石板搭配設計,營造原住民建築特色。

201611_247.jpg
↑小雜貨店,招牌設計和入口裝置很有特色,它也提供了居民生活所需日用品,尤其是酒類飲品。

201611_248.jpg
↑泰武國小,曾被日本土木協會讚稱為世界最美麗的小學,大自然環境優美,校舍外觀繽紛美麗卻又典雅舒適,連陶壺造型的水塔也是美麗萬分。

201611_249.jpg
↑辦學績效更是嚇嚇叫。

201611_250.jpg
↑石板牆上的馬賽克拼貼,陶壺內的兩顆卵,百步蛇在旁守護,太陽光照射下,一男一女誕生了。

201611_253.jpg

201611_251.jpg  201611_252.jpg
↑中廊的迎賓大木雕,壯士肩扛打獵收穫,模樣憨厚,少女手捧陶壺,天真可愛。

201611_254.jpg
↑福祿貝爾語錄。福祿貝爾早年的生活非常的不幸,他的父親是一教區的牧師,終日忙於教務,幾乎沒有時間關照他,他的母親是在他生後九個月即去世。而繼母對他虐待,使他的身心受了很大的傷害。當時他父母根本不注意他的教育,完全讓他自生自長,其幼年生活可謂不幸。但他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一個好老師,是他人生的轉捩點,傾心於教育並決定以教育作為他的終身事業。

201611_255.jpg
↑樓梯入口的鋼琴,歡迎小朋友來彈奏與歡唱。原住民先天具有音樂的天分,而後天的環境更讓天分得以展露與發揮。

201611_256.jpg
↑除了鋼琴之外,旁邊還有書櫃提供閱讀,壁面還有文章小品發表,這裡等同文學藝術復興的學園。學校壁面和走廊懸物有許多蝴蝶造型,因為蝴蝶早已存在於排灣、魯凱族傳統文化中,以魯凱族為例 ,傳統頭飾,服飾及雕刻作品都會以蝴蝶做為素材,霧台的魯凱族唯有部落跑最快的勇士才能擁有配戴蝴蝶頭飾的權利。

201611_257.jpg
↑校舍建築,線條簡單,弧線優美。

201611_258.jpg  201611_260.jpg
↑校內的石版屋,公辦民營的吾拉魯滋藝文中心,除了排灣族藝術作品展示外,也提供咖啡飲品和販售部落相關文創商品。

201611_259.jpg
↑傳說石板屋的屋頂石板排列方式是仿百步蛇的鱗片,而且是百步蛇親自指導的。

201611_261.jpg  201611_262.jpg

201611_263.jpg  201611_264.jpg
↑泰武國小推行排灣族木刻教育,藉此傳承部落文化,這是小朋友的畢業作品之一。

201611_265.jpg
↑離開部落,前往內埔品嘗客家美食花生豆腐。花生豆腐與一般豆腐不同,他所使用的食材不是黃豆,而是花生和地瓜粉,所以有濃濃的花生香味,軟Q好吃。

201611_266.jpg
↑這是綜合豆花,配料是紅豆和綠豆泥,一樣冰涼好吃。

201611_267.jpg  201611_268.jpg
↑位居內埔市區的邊陲地帶,算是不熱鬧的位置,但靠著產品的口碑,消費者都是慕名而來的。一棵大樹,一間老屋,就可自在地做起生意來了。

201611_269.jpg  201611_270.jpg
↑鄰近的景點萬巒吊橋,吊橋橫跨在藍色東港溪上,姿態優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阿斌哥
    全站熱搜

    阿斌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