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習慣了一個人的旅行,也喜歡上了旅途中走走停停的自在.........

戇鳥煎日頭--201611屏東沿山部落逍遙遊--之3,<望嘉-餉潭-文樂-丹林-義林-來義-古樓-林後四林>

201611_130.jpg  201611_129.jpg
↑望嘉部落,入口依然是這兩位熟悉的排灣美女和壯士迎接來賓光臨。部落牌樓裝置的圖騰較不同,多了一隻老鷹(熊鷹),並多了百步蛇守候著陶甕。傳說之,太陽為了賜予群龍無首的排灣族人一個頭目,在瑪家部落的一個陶壺中產下一顆蛋,並等待蛋孵化後,孵出頭目以治理排灣族。不料,想統治排灣族的百步蛇王知道此事後,為了阻止頭目順利孵出,便於陶壺旁等待,每逢太陽下蛋時,就把蛋吃掉。

201611_144.jpg  201611_145.jpg
↑排灣族頭目配戴的熊鷹飛羽。世界上佩帶羽毛的族群比比皆是,如北美印地安酋長的鷹羽頭飾、夏威夷酋長的羽毛披肩、南太平洋女郎的天堂鳥尾羽頭飾等。
台灣原住民族中,有鄒族皮帽上的帝雉尾羽、阿美族頭冠的藍腹鷴尾羽,排灣和魯凱族頭目則配戴熊鷹飛羽,頭插鷹羽是頭目權貴階級的彰顯。排灣族為多神論者,除基督教和天主教外,還祭拜祖靈。 祖靈祭是排灣族最重要的祭典,傳說排灣族的先祖到神界向女神學習農作的種植方法和祭典儀式以祈求五穀豐收。並與女神約定,在一段時間內以燃燒小米梗為記號,請神降臨人間,接受人類的獻祭,這是祖靈祭的由來。

201611_131.jpg 201611_133.jpg 201611_132.jpg
↑美輪美奐的建築--望加基督長老會,建立於西元1957年。

201611_134.jpg  201611_135.jpg
↑狹小的巷道襯著遠山更顯得寧靜美麗,部落中很多有趣的事情都會在這裡上演。

201611_136.jpg  201611_137.jpg
↑一板一眼的望嘉國小,中規中矩的學校建築,校園中孫文與孔丘銅像並存,現代學校中已難得一見的景觀。

201611_138.jpg
↑這兩位小朋友真了得,日正當中時分,相約操場健走,是自動自發的,無人強迫也無人監督,難怪原住民個個身強體壯超級無敵。

201611_139.jpg  201611_140.jpg

201611_141.jpg
↑部落的衛生教室,很有現代感的建築風格,相對的也缺少了原民部落的傳統特色。

201611_142.jpg
↑仔細看!得來不易的榮耀中,有一句賀詞是台語發音的喔,可見這裡已是民族融合了,住在這裡的不單單是高山原住民喔。

201611_143.jpg
↑新穎的天主教堂,已經很少見到的鐘樓建築形式。

201611_146.jpg
↑沿山公路串聯的原民部落中,有個平埔族村落夾在其中,就是新埤鄉餉潭村。餉潭國小,這種能保留1960年代傳統建築特色的學校,在台灣已經快要絕跡了。有朝一日,校舍改建時,應該妥慎的保存下來。

201611_147.jpg
↑有歷史的建築,屋頂隙縫已有榕樹長出,牆面上辦學績優獎項更令人讚嘆。

201611_148.jpg
↑因有這座潭這裡才叫做餉潭,因隱密在山腳下,少有遊客探訪,顯得特別寧靜。午後來此,吸口新鮮空氣,藉以洗滌心靈。而在這裡教堂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道教廟宇。

201611_152.jpg  201611_153.jpg
↑文樂部落,一樣的排灣族美女與壯士,美女代表著歡迎光臨,而壯士代表著守護家園之意。部落路燈造型就像一條會發光的眼鏡蛇。

201611_154.jpg
↑這也是一座鐘樓式的天主教堂。

201611_164.jpg
↑山區部落道路就是這般的蜿蜒而有變化,起伏不單調,美麗的令人心蕩漾。

201611_158.jpg
↑蒼翠遠山,成蔭綠樹,更彰顯部落的美。

201611_165.jpg
↑陶壺、石臼、傳統舞蹈、各項儀式,散放著濃濃的排灣氣息。

201611_166.jpg  201611_167.jpg
↑直有直的雅,彎有彎的幽。

201611_159.jpg
↑部落的小吃攤,搭建雖簡單,看起來卻很有人情味,供應飯麵和小菜。

201611_160.jpg
↑多元商品的小柑仔店。

201611_161.jpg  201611_155.jpg
↑人形雕刻,正港的排灣族學校。校舍牆面上以傳統的圖騰裝飾,屋頂設置有太陽能板,除了充分利用屏東豐沛的太陽綠能外,還有防曬隔熱之效果。

201611_156.jpg  201611_157.jpg
↑瞭望台是早期部落用以監視預防敵人入侵的高台建築,學校也仿瞭望台設計了教學平台,除了迷你型瞭望台之外,還有空中廊道,隱密在樹林間。校園中有一座仍保持完好的日晷,這是古時候的人所用計時器具。

201611_162.jpg
↑走廊上展示的這些木雕作品應該是學生的創作。文樂國小推動木雕課程行之多年,開辦木雕課的原因是為了傳承文化,因教學有良好的成效,累積已有上百件作品在全國木雕比賽上獲獎。而許多學生一年中只製作一件作品,就是基於要把最好的東西呈現出來。排灣族除了一些實用的器具外,傳統木雕都以平面浮雕為主,而這些作品只有在頭目或貴族的簷桁才看得到。

201611_163.jpg
↑小朋友的彩繪作品束口袋,構圖內容和彩繪技巧天真又有稚趣。可貴的是作品和材料用具擺放室外,卻不會遭破壞或失竊,原鄉部落民風真的非常善良純樸。

201611_168.jpg
↑文樂部落的巷道景象比較具有原住民的味道。雖然所用建材跟平地村落沒多大差異,卻能飾以特有的圖騰或採行部分的傳統建築工法。這間住屋在石頭堆砌而成的地基上彩繪著琉璃珠,琉璃珠是排灣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其他各原住民族所沒有的。對琉璃珠有興趣的,可到三地門參訪,那裏有多家琉璃珠工作坊。

201611_169.jpg
↑圍牆採傳統的石板建築工法,牆上方也大型琉璃珠造型作為裝飾。「布族努克」是文樂部落的排灣族名稱,有深思、慎事、勇敢、果決的意思 。

201611_170.jpg  201611_176.jpg
↑牆面與屋簷綴飾著相關的圖騰雕刻,大門門柱以石板堆砌而成,內箝有石板雕刻,上方有陶壺。

201611_172.jpg
↑這是另一頭目的住家,牆上木雕刻內容特有熊鷹羽毛。

201611_173.jpg
↑這家是較為新穎的現代化建築,牆面仍立有原民風味的大大石板是祖靈柱。

201611_174.jpg
↑這是臨溪邊搭建的簡易工寮,可當倉庫貯存工具,也可蓄養禽畜,當然當住家也行,臨河樹蔭下,冬暖夏涼。

201611_179.jpg  201611_178.jpg
舊文樂部落約在海拔600公尺左右位置,1952由政府集體遷村到現在的位置,當時原有三個部落,戶數大約為104戶。目前,新部落居民約有1000人。老鷹的故鄉文樂部落是蒙神所賜福的。「所以你們或喫或喝,無論做甚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 。」~歌林多前書10:31

201611_175.jpg
↑木雕工作坊,藝師正在為創作思索。

201611_177.jpg
↑這道橋是部落和山上農園間的重要橋梁,橋邊布滿大小水管也是農作物和居民的命脈,水管從山上引入的山泉水,是農作物成長和居民生活所需的水源。山區不缺水,重要的是要設法引為所用。

201611_149.jpg
↑部落附近一處在大自然環境下的養殖場,出產的牲畜想必健康鮮美。

201611_150.jpg  201611_151.jpg
↑沿山公路旁除了大面積栽種的果園外,還有一些小農家的果園,採取多樣化種植。

201611_180.jpg  201611_181.jpg
↑無人為汙染的環境,適合養蜂取蜜。引清澈山泉水灌溉的地瓜,無論是地瓜或地瓜葉一定好吃。

201611_182.jpg  201611_183.jpg
↑依山勢坡度而開闢的大片鳳梨園,乾淨的環境,新鮮的空氣,加上足夠的露水,無需太多照顧都能長得頭好壯壯。

201611_184.jpg

201612_040.JPG
↑丹林部落,入口牌樓上方有兩隻雲豹。傳說,部落的始祖曾經帶領著雲豹翻山越嶺,為了尋找理想的居住地。某天,祖先與雲豹在山區找水解渴時,發現一處水源地,祖先飲水解渴後,準備繼續尋找理想地,雲豹卻不肯移動,於是祖先們就在此地建立家園。

201611_185.jpg  201612_020.JPG
↑丹林部落排灣族語札拉秀,是英勇威武的意思。排灣族傳統上會在家屋前立石柱,而這個入口歡迎石柱是則是用石板堆砌而成,石柱上則用排灣族各樣圖騰及雕刻加以裝飾,但是,傳統上只有頭目家屋前的石柱才可以雕刻人像。

201611_186.jpg

201612_028.JPG  201612_029.JPG
↑南大武山麓上美麗的小部落,偶爾幾個登山客走過,輕踩腳步,細語交談,輕鬆又寧靜。

201612_030.JPG  201612_036.JPG
↑一間小小的教堂,雖是迷你,卻能洗去居民心中無窮的煩憂愁苦。

201612_039.JPG

201612_037.JPG  201612_038.JPG
↑除了小教堂外,也有新蓋的美麗教會,信實的神依然照著誓約,將滿滿恩典施予山林中的部落。

201612_045.JPG
↑聖保祿天主堂,是來義鄉最早興建的教堂,當時信徒來自全鄉各村落,每逢教堂活動,如感恩節,聖誕節教堂內往往都座無虛席。後來,各村落陸續成立教堂,才漸漸疏緩擁擠的人潮。民國92年教堂重建,改建後的教堂雄偉壯觀,再度成為全鄉教友重大祭典活動共同聚會敬拜的神聖教堂。

201612_042.JPG  201612_043.JPG
↑簡單的洗石牆面,無盡延伸的廊柱,樸質純潔而神聖的教堂。

201612_046.JPG
↑堂內設計與外觀一樣,採用純白色系塗裝,加上兩側大大的透明窗戶,採光充足而且自然。

201612_048.JPG

201612_047.JPG  201612_049.JPG
↑聖壇上的桌椅和壁面裝飾,也都有濃厚的原民特色。壁面上天主教聖言書:「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在聖經上是加拉太書二:20「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表示我的老我和不討神喜悅的一切已經訂死在十字架上了結了,從今開始,我的生活和行為要有基督的樣式。

201612_021.JPG  201612_022.JPG
↑部落路旁浮雕超級可愛,不論造型或是表情都有別於傳統,打破了原民圖騰嚴肅的迷思。

201612_023.JPG
↑溫馨的小鹿家庭。

201612_024.JPG  201612_025.JPG
↑連百步蛇都這樣的親切,融成一家人。

201612_026.JPG  201612_027.JPG
↑人項木梳造型,濃眉大眼天真可愛。

201612_033.JPG  201612_034.JPG
↑除了路旁浮雕外,家屋庭院也有木雕飾品,這家有大型人像雕刻木柱,應該是頭目或貴族之家。右邊花格鐵窗已有聖誕裝飾,屋內也傳來陣陣輕柔的聖歌,居住環境是如此地平安祥和。

201612_031.JPG

201612_032.JPG
↑有些住家則發揮彩繪的藝術天分,藉由壁面彩繪傳達了居民的傳統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

201612_041.JPG  201612_050.jpg
↑部落內傳統的原民建築已經少見,但依循地勢而建的房子仍然很有特色,這家人就擁有半地下室住屋。也有秉持理念經營傳統行業。

201611_187.jpg  201612_011.JPG
↑丹林吊橋,全長305公尺,是台灣第二長吊橋(第一長為長360公尺的草屯雙十吊橋),以前,是部落青年男女約會的浪漫地點,所以有情人橋之稱。早期是丹林與古樓兩部落間重要的聯絡橋梁,交通運輸功能現已被公路橋梁所取代。

201612_009.JPG

201611_188.jpg
中間無吊柱的單跨距設計,是全台第一。

201612_008.JPG  201612_016.JPG

201612_018.JPG  201611_189.jpg
↑丹林大橋,丹林和古樓兩部落之間的交通,在公路拓寬開闢後由新的水泥橋樑取代了吊橋。

201612_035.JPG
↑丹林部落登山步道位於部落台地上方,視野遼闊,可俯瞰山下的古樓部落和丹林吊橋。入口處提供有休憩涼亭和停車場地,滿足外地登山客的需求,非常和善親切。

201612_059.JPG  201612_055.JPG
↑來義國小,學校位於喜樂發發吾社區,剛好在古樓和來義兩部落之間。

201612_056.JPG

201612_058.JPG  201612_057.JPG
↑學校圍牆有著強烈的原住民色彩,校門口也有兩條百步蛇守護著。青山和藍天的襯映下,更顯得清靜、自然與美麗。

201612_061.JPG  201612_062.JPG 

201612_060.JPG
↑學校的校門和圍牆新穎,司令台美侖美奐,校外的道路也筆直平整,其實這些在莫拉克風災那一夜是消失滾滾洪流之中的。災後在長榮集團張榮發教育基金會的支援下重建,才又回復到現在美麗的樣子。

201612_135.JPG
↑社區內有座喜樂發發森林公園,石碑上還有阿扁總統的簽名。這裡原是一片荒蕪的廢棄林班地,在全體社區居民的努力整頓下,將雜草叢生的荒地蛻變為賦有排灣族文化特色且綠意盎然的公園地,並以排灣族語「喜樂發發」為名,帶有「團結合作、奮發向上」的意義。

201612_136.JPG  201612_137.JPG
↑排灣族傳統的穀倉,採高腳設計,可防潮濕,也能免於山區動物的破壞與偷食。

201612_143.JPG

201612_138.JPG  201612_139.JPG

201612_140.JPG
↑園內簡易搭建的舞台,提供社區青年一個藝術表演的空間。

201612_141.JPG

201612_142.JPG
↑「喜愛滌塵何須泉,樂來醉去非關酒」一語道盡不需豪華溫泉,也不需暢飲酒品,在此藉由大自然一樣能紓解疲憊,舒展身心。石板雕刻以「排灣日誌」的方式呈現,內容包括太陽神、豐年祭、百步蛇、排灣族男士與婦女的傳統裝扮、貴族、勇士、平民等。

201612_144.JPG
↑鳥居信平的紀念銅像,一位日本的水利工程師,在日治時代為台灣規劃了二峰圳地下集水廊道。這是一個兼顧了環境及生態保護的水利設施,而這正是現代水利建設的最高追求目標。

201612_068.JPG
↑二峰圳地下集水廊道,由於是引用地下的伏流水,所以水源相當清澈,因為豐沛的雨水在滲入地下時,經由河床的堆積的礫石過濾,一些會造成河水混濁的泥沙或雜物都會被濾掉,水相當乾淨,任何時候皆可用,不會有像台北翡翠水庫濁度過高而「有水不能用」的狀況。

201612_070.JPG
↑80年前的先進水利設施,現在依然是部落重要的灌溉水源,而且水質相當清澈。

201612_145.JPG

201612_146.JPG  201612_147.JPG
↑排灣族與蝴蝶也有深厚的關係,社區圍牆彩繪也以蝴蝶豐富的色彩為主體,變化出各種美麗的圖案。

201612_051.JPG  201612_052.JPG

201612_053.JPG  201612_054.JPG
↑在自然的環境下,吸收天地之氣,加上無汙染的潔淨水源,這裡的芋頭植株特別粗壯。一塊看似無用的砂礫地,也能栽種出美味的地瓜。

201612_071.JPG
↑小米、芋頭和地瓜是排灣族部落三樣重要的作物,種植在旱地就能有豐富的收穫。相傳祖先賜給族人這三樣作物的種子,種在旱地永遠作為子孫的糧食。

201612_072.JPG
↑山中鳥類視小米為珍饈美食,白天期間會入侵園中覓食。這位主人阿姨說,利用罐頭趕鳥器的聲響讓鳥兒不敢接近,至於已經進入園中的鳥則必須親自前往驅趕,否則他們會待在園中隱匿,然後美食吃到飽。所以,白天必須整天在此守護,持續約三星期,直到小米成熟收穫。

201612_073.JPG
↑簡單自若的生活,田邊埋過造飯,撐起大洋傘,廢棄輪圈做爐,材火則隨處可取得,燒柴煮中餐兼驅蚊蟲。

201612_074.JPG  201612_075.JPG
↑依據排灣族傳說,在祖先那個時代,一粒小米就能使四、五人飽腹,因此外出時各自把數粒小米藏在指甲間而行。當要用餐時,取其一粒烹煮,成為滿鍋的飯。所以,族人外出狩獵時,只要帶四粒去即可過三夜。而且,族人結婚生小孩時,會將採收的小米獻給天神。母親吃了小米之後,奶水會增多;孩子長大可以說話後,小米要當成成年禮食物;結婚時,要釀小米酒、做米糕。

201612_063.JPG  201612_065.JPG

201612_064.JPG  201612_067.JPG
↑耶穌聖心堂,丹林聖保祿天主堂的分堂。是部落內的迷你教堂,堂內座位只有10張長木椅,不過仍不失莊嚴與聖潔。而且,聖母亭是一座迷你可愛的石板屋。

201612_081.JPG  201612_082.JPG

201612_080.JPG  201612_079.JPG

201612_084.JPG  201612_085.JPG
↑通往來義部落的大橋,橋邊欄杆以彩繪圖騰和人像雕刻裝飾,路旁的壁雕也傳達了族人的日常生活型態。過橋後即可進入義林和來義部落。

201612_076.JPG
↑由橋上望向河的對岸,一座光禿的山壁,這是2010年凡那比風災造成的山壁嚴重崩塌,將另一條通往丹林的道路掩埋。由於崩塌情形有如走山,以致道路無法復原,只有等待砂石穩固之後,再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

201612_077.JPG
↑崩塌區域的左端,路上的指示牌依然佇立。

201612_078.JPG
↑崩塌區域的右邊,凸面鏡還在,路燈則有傾斜也有依然直立。

201612_083.JPG
↑很特別的部落指引地圖,地圖就畫在入口的一塊大石頭上面,沒有刻意的自然取材。

201612_092.JPG  201612_094.JPG
↑義林社區,由義林部落和大後部落所組成的村里。

201612_093.JPG
↑在頭目家屋前庭立石柱是排灣族的傳統,義林部落也以此作為入口意象,大家同心協力建設88風災後的部落。

201612_095.JPG  201612_096.JPG
↑部落圖書資訊站是一棟石板屋建築,現今生活中,石板屋除了舊部落仍有遺留外,已經很難再見到,除非是刻意興建的。

201612_097.JPG
↑部落入口有家原裳工坊,顧名知意,就是原住民的衣裳。店家主人原本也是從事原住民服飾製作與販售,因緣際會,在政府的輔導之下,接觸了月桃葉編織藝術,開啟了人生的另一條道路。

201612_098.JPG
↑月桃葉是部落內經常可見的植物,在排灣族的傳統生活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是食材,也是製作器具的材料,婚喪喜慶等儀式也都需用到月桃葉。月桃編織的商品主要是餐廚用具、飾品、提袋包包等,其中的包包尤具特色,有原住民LV的美稱。

201612_101.JPG
↑位於蒼翠山麓上真正的森林幼兒園。

201612_105.JPG

201612_099.JPG  201612_100.JPG
↑藍天綠野,蒼翠山林,引山泉灌溉開闢田園,又是一個世外桃源。

201612_102.JPG

201612_103.JPG  201612_104.JPG
↑小部落有著幾間小而可愛的小小教堂。

201612_089.JPG

201612_090.JPG
↑路旁即是來義著名的戲水勝地--神鷹瀑布。

201612_106.JPG  201612_107.JPG
↑2009年莫拉克風災,一夜暴雨讓河川改道,道路也消失了,交通中斷來義部落隨即成為孤島。河床上的砂石和新闢的道路幾乎同高,據說,當日沖刷下來的土石已經淹沒橋墩,與橋梁底部接觸了。由於河道消失,洪水四竄,可以想像那是一個如何恐怖的夜晚。

201612_108.JPG  201612_110.JPG
↑美麗的來意吊橋不見了,疏通河道而清出的砂石堆成一座小山。7年過去了,不知還要幾個七年才能回復昔日的景觀。大自然藉莫拉克給人們一個大大的教訓,告訴人們應該查封起「人定勝天」的自傲心態。

201612_112.JPG
↑從新闢道路遠觀來義部落,青山依舊,天空長藍,仍然是個依山傍水的美麗部落,只是潛藏的危機是人們所難以預知的。從原住民的歷史中可了解,每個部落都經歷了好幾次的遷移。有的是基於政府政策,有的是因生活方式的變遷,也有的是因為天然災害。所以,部落內的居民於風災後,受災嚴重的東部落大部分已遷村到新埤鄉的新來義永久村。新部落四周是開闊的農場,也是一個自然又美麗的新天地。

201612_113.JPG
↑部落入口意象雕塑,夫妻帶著獵狗外出工作,肩上還背著小孩,可能是隔代教養爺孫同出門,也有可能是基於從小就開是培養膽識。

201612_114.JPG  201612_115.JPG

201612_119.JPG
↑高山部落的道路總是如此的美麗,有的看似直上山巔,有的隨地勢蜿蜒起伏,近看遠觀都是美。

201612_116.JPG  201612_117.JPG
↑原本是社區活動中心,轉為部落資訊服務站,如今又因時代變遷已失去功能,門口擺置大大的黃藤,表示不再開放,來賓請勿進入。

201612_121.JPG
↑部落內刻意保留或是特別興建的石板屋,應該類屬頭目家屋,前庭立有石柱,而且有人像雕刻。

201612_122.JPG
↑石版屋的特色,除了門楣、門框和窗框是木製外,屋頂、側面承力牆都是石板堆疊,正面則以大片石板樹立成牆,室內及前庭也都以石板平鋪,在屋簷及門旁再以傳統圖騰或人像木刻裝飾。

201612_123.JPG
↑屋旁設置有穀倉,收藏各類收成的穀物。

201612_124.JPG  201612_125.JPG
↑這兩戶人家的住屋,是改良型的石板屋,屋子主結構是現代化鋼筋水泥建築,屋頂則使用石板鋪設。這種建築形式,應該是兼顧了室溫調整和堅固耐用兩項功能。

201612_118.JPG  201612_120.JPG
↑這裡的彩繪壁畫充滿歡樂的氣氛,人物表情動作像是在開嘉年華會似的,把原住民開朗樂天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201612_126.JPG
↑好大的一張石板桌,看樣子是堅固耐用,而且清理方便。

201612_127.JPG
↑極為特別而且優美的畫面,由上而下的線性排列,青山、房舍、綠樹、雕像、壁雕,層次井然。

201612_128.JPG
↑成群列隊的雕塑作品,訴說著來義族人從舊部落遷徙至此建立新家園的經過,也可能是在記錄族人傳統的生活方式。

201612_129.JPG

201612_130.JPG

201612_132.JPG

201612_131.JPG  201612_133.JPG

201612_134.JPG
↑新穎的聖諾瑟天主堂,成為了族人精神的寄託。一條清新自然的小路,也洗淨了每一個疲累的心靈。

201611_190.jpg
↑古樓部落是日治時代全台灣最大的原住民部落,1957年政府集體遷移下山到現在位置遷,而舊部落將近三百戶的石板屋,仍分布在一千公尺海拔的高山斜坡上。遷村到了平地後,仍保有濃濃的排灣傳統。目前,來義鄉是全國排灣族原住民最多的鄉。

201611_191.jpg
↑圍牆外的小小台地是五年祭的會場,五年祭又稱為竹竿祭,是排灣族最重要的祭典。早先為三年祭,是排灣族先祖與創世女神約定每三年相會一次,即「人神盟約祭」。在每一次祭祀前十天都由巫師占卜時辰,藉著燃燒小米梗的煙為橋樑,引祖神降臨與族人相會。祭典過程中,刺藤球是最精采也是最刺激的活動。

201612_166.JPG

201612_165.JPG  201612_164.JPG
↑牌樓旁的小小公園,圍牆上嵌著大大的石板雕刻,雕刻內容是在介紹竹竿祭的完整過程。

201611_192.jpg
↑法蒂瑪聖母堂,歷經2009年莫拉克和2010年凡那比風災後新建的天主堂,靠著神蹟千辛萬苦始建設完成的新穎教堂。

201611_194.jpg
↑以賽亞43:18~19,「你們不要紀念從前的事,也不要思考古時候的事。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歷經120幾場的募款義賣活動籌募所需經費,讓一個存款只有66萬元的小堂區,完成一個1700萬元的建堂工程,十足見證了上帝的神蹟與恩典。

201612_160.JPG  201611_193.jpg
↑聖堂設計跳脫傳統,內部的裝飾與用具,包括桌、椅、地板和壁面彩繪,不再是精細雕琢,而是以大面積的方式處理。

201611_195.jpg
↑基督教拿撒勒人教會,也是風災後新建的現代化造型教堂。

201611_196.jpg  201612_157.JPG

201612_158.JPG  201612_159.JPG
↑古樓祖靈屋,「祖靈屋」類似漢人的宗祠堂,在精神層面上又像廟 ,部落裡的大小事皆需要來這裡祈禱、問卜,並作成決定。每五年一次的竹竿祭,祭典開始第一天,族人必須盛裝來到祖靈屋前進行迎靈祭。

201612_155.JPG  201612_163.JPG
↑部落的巷道總是如此的美麗。

201612_148.JPG  201612_149.JPG

201612_153.JPG  201612_152.JPG
↑一間特色餐廳,整個建築造型與結構相當簡單,吸引人的是鮮艷的用彩風格以及彩繪內容構思。

201612_151.JPG

201612_154.JPG  201612_156.JPG
↑這是教會專為部落學童教育而設立的關懷教室,將廢棄的營舍活化再利用,美麗的彩繪美化後,有如是童話世界。為弱勢家庭兒童設計了課業輔導、讀經、餐飲提供等服務,當然是免費的。

201612_162.JPG
↑這也是一家特色早餐店,精心設計將自然的素材融入,讓現代化的鋼筋水泥建築多了柔和之美。

201612_169.JPG

201612_167.JPG  201612_168.JPG
↑坐落在山腰中的古樓國小,坐擁青山,且視野良好,可俯視山下的廣大平原。看一群小朋友在青山下,美麗的校園中奔跑,充滿著歡樂的呼喚聲。學校的中廊是個很特別的建築,造型就是排灣族的穀倉。

201611_197.jpg
↑林後四林,位於古樓和潮州之間的開闊平原,林地面積約1005公頃。此區塊原本是台糖的甘蔗園和極少數的私人農地,在愛台十二項建設綠色造林計畫中,被規劃為台灣三大平地森林之一(另兩處在花蓮縣光復和嘉義縣鰲鼓)。園區目前只開放85公頃的核心區域,是個結合森林遊憩,符合生態多元、節能減碳、低開發和綠建築的知性園區。因位處大武山下,所以堪稱大武山下的綠色秘境。

201611_198.jpg
↑綠色林地無限寬廣,視線也無盡延伸。

201611_199.jpg
↑草皮山丘上,可坐看遠處大武山,或仰觀屏東蔚藍的天空,當然也陪可愛的小鹿一起盡情奔跑。

201611_200.jpg
↑藝術作品「聚」傳達了這裡是各民族共同居住,共聚一起的天地。 林後四林園區範圍過去是屬於平埔族馬卡道和高山原住民河居住的地方,後來,河洛人和客家人陸續遷移到此。逐漸形成不同的聚落,河洛人分布於沖積平原與低濕沼澤地,以從事旱作及養殖;客家人則集中湧泉帶,從事稻作農耕;平埔原住民則分布於沖積扇礫石層,從事旱作兼採集;山地原住民則分布於潮洲斷層以東的山地,過著狩獵和旱作的生活。

201611_201.jpg  201611_204.jpg

201611_202.jpg  201611_203.jpg
↑裝置藝術品之一「母親的偉大」,母山豬慈愛善良,跟人類一樣喜歡擁抱自己的小孩。園區內還有許多優美的藝術作品,都是運用漂流木創作的。

下一篇文章:201611屏東沿山部落逍遙遊--之4(繼續閱讀)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阿斌哥
    全站熱搜

    阿斌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